0371-25965120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科普

健康宣教

Health Education

为什么手术前医生要我查凝血

发布时间:2023-12-20浏览量: 来源:

   前些天,一个朋友带孩子来医院预约了一个日间手术,约好手术之后,医生给孩子开了一些手术前的检查项目,这其中就包括凝血四项。朋友似乎对这个检查有一些不太了解,就问我:为什么在门诊做这么一个小手术还要做凝血的检查?今天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大家知不知道美剧《周一清晨》里面有这样一个病例:一名7岁的男孩在足球比赛时头部受到撞击,急诊入院后CT检查提示颞叶巨大肿物,主治医生因孩子病情紧急当场决定为孩子手术。遗憾的是手术过程中孩子不幸死亡,之后医院进行了死亡病例讨论和调查。患者病情危重,但是主治医生忽略了患者出凝血方面的检查,也没有全面的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孩子父亲有“血管性血友病”的病史,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最终导致孩子因术中出现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而死亡。

   虽然这个病例出自影视剧中,但是这些病例很多也是源自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病例。这样的病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术中出血,手术前应该常规性的进行出凝血相关的检查,说到出凝血相关的检查,它包含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血常规里的血小板检测,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等。这些检测项目主要是为了提前了解患者的凝血机制是否有问题?止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没有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果有问题,则在术前提前进行矫正和治疗,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出凝血相关的检查中凝血四项只是最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它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当我们了解凝血四项检测的意义就会明白为什么医生非要手术患者提前做这个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缩短,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升高,提示患者处于高凝血状态,具有血栓形成的高发风险。临床可以结合D二聚体和血栓弹力图等检测指标,判断血栓形成的几率,并提示临床医生防范血栓发生的潜在风险。

   2.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延长,患者使用降纤维蛋白药物可导致PT和APTT结果延长;肝脏疾病、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以及抗凝治疗也会引起两者延长;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异常也会导致PT和APTT结果延长,如凝血因子Ⅴ、Ⅹ异常,凝血酶原(Ⅱ因子)、纤维蛋白原(Ⅰ因子)异常等。

   3.凝血酶原时间(PT)常作为监测口服抗凝剂的指标,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结果延长可见于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和部分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

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常见于肝素抗凝治疗监测,如果结果延长而患者又未使用抗凝药物,应做APTT纠正实验和血栓弹力图进一步判断和分析,①若APTT能纠正,则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异常或缺乏,②若APTT不能纠正,则意味着存在凝血抑制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等。

   所以,我们应该听取医生的专业意见,规范检查,提前做好防范,做好万全的准备,防止和避免术中发生大出血而措手不及。

版权所有 开封市儿童医院      豫ICP备14000103号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中段87号

办公电话:0371_25965120      咨询、接诊热线:0371_25965120      网址:http://www.kfetyy.com.cn       技术支持:商翼网